色彩风格

国家安全教育日 | 筑牢青春防线 守护成长之路

【字号:    】        时间:2025-04-16      

 “很多人觉得国家安全离我们很远,实际上,国家安全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汉南区人民检察院团支部书记、第二检察部干警彭洋菲走进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和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开展“筑牢青春防线 守护成长之路”专题宣讲活动,让国家安全理念深入校园,深入每一位青少年心中。

 

理论筑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时代内涵

彭洋菲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切入点,结合历史脉络、时代需求与理论意义三个维度生动阐释了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的核心内涵。特别强调,在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交织的当下,科技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生物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领域已成为大国博弈的前沿阵地,高校作为知识创新高地,青年学生必须具备“安不忘危”的忧患意识。

案例警示:敲响校园安全的“警示之钟”

针对高校师生常见风险,彭洋菲结合典型案件,深度剖析了三类警示案例:某研究生因参加境外AI竞赛未对涉军地理数据脱敏导致泄露的“科技安全案”,某留学生受境外组织利用传播歪曲历史影像的“文化渗透案”,以及大学生因轻信“高薪兼职”被策反的“网络策反案”。“一张随手拍摄的军训照片、一次未经审查的境外数据传输,都可能成为危害国家安全的隐患。”她特别提醒学生警惕学术交流、网络社交、勤工俭学中的“温柔陷阱”,现场展示的保密管理规范和间谍行为举报流程(12339热线)引发学生热议。

行动指南:争做国家安全的“青春守护者”

针对大学生日常场景,彭洋菲提出“三不”行动原则:不触碰国家秘密、不传播非法信息、不漠视可疑线索,并详细讲解实操要点。在学术安全方面,强调涉密论文需严格脱密处理,参与境外学术交流前应核查邀请方资质;在数据安全领域,提醒实验数据跨境传输必须履行审批程序,禁用私人设备接入科研系统;在网络空间,倡导自觉抵制“翻墙”行为,发现谣言或可疑链接及时向辅导员与国家安全机关报告。

此次普法活动既是汉南区检察院践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担当的生动注脚,更是新时代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作风建设的具体实践。下一步,汉南区检察院将继续深化检校合作,让法治精神深植青少年心田,共同构筑坚不可摧的校园安全防线。